查看原文
其他

小学,最重要的不是“确定”,而是“可能”

2016-12-30 母语教育领导品牌 亲近母语

晓语说

教育,当然要追求某种“确定”,但这种“确定”,不应该在生命之初,不应该在一切刚刚开始、还未得到充分展开的时候。尽管“确定”在成为“确定”以前,也是一种“可能”,但当这种“可能”成为现实,在一定时间内,其他的“可能”就再也难以成为现实。如果在小学阶段,我们就过于追求某种“确定”,无疑会让孩子的生命形态,过早地被封闭,被形塑,被固化,让孩子原本潜藏的“无限的可能”,过早地成为唯一的“确定”。这种“确定”,无疑是对他未来人生的一种残酷而无情的“判刑”,无论“有期”,还是“无期”,从此他只能沿着“被确定”、“被判定”的路线,一条道上走到黑。


小学,最重要的不是“确定”,而是“可能”


谢云


这些年,我对小学越来越关注,原因有二,一是从专业角度看,我个人感觉,似乎只有在小学,还可以谈论教育;在中学,几乎只能说考试,说成绩,说分数——在“只有考生,没有学生”的中学,应试教育的“重灾区”,“教育”的空气,已经稀薄到喜马拉雅山巅的地步。


二是受傅国涌先生影响。他是治民国史的学者,对教育也颇多研究。谈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时,他曾说:“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,但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小学教育。”教育发展到今天,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大学,只要愿意,退休后都可以读老年大学;但是,一个人读小学,只可能在他年龄很小的时候,用今天的术语,叫“适龄儿童少年”。


傅先生还有一个观点:如果说大学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高度,小学则代表一个民族文明的根部。我深以为然。小学教育,其实就是一种“培根”的教育。或许我们都有栽树的经验,一棵小树苗,多半没有主根,只有须根,而且,须根越多,小树越容易成活,长得也越好:众多的、庞杂的须根,为小树提供着水份和养分——以此观照,似乎可以说,培植“须根”,才是小学教育的要务。一个孩子最初的须根,对他整个人生根系的生长和发育,都有重要而长远的影响。须根越多,越舒展,越有充足的空间,越能汲取到养分,他整个的生命根系,就会越庞大,越发达,所谓的“根深叶茂”,才有可能。


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《论小学教学》中曾谈到,小学教育是“入门性”的,在小学阶段,孩子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,应该是一种“直接的完整性”,即是说,小学教育,应当把整个世界直接呈现给学生——如何才是直接呈现?清华大学谢维和副校长曾以“灯”来打比方:学生进入小学,极像从光亮之处,走进一个黑洞洞的房间。这时候,最好的方式是打开“顶灯”,把整个房间照亮,而不是打开“探照灯”,只照亮他前行的路。谢维和说:如果小学阶段,我们就用“探照灯”,孩子虽然能往前走,但是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,他可能因为对“探照灯”光柱之外的阴影的担心,而心有余悸,不敢往前。



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。教育的目的,是为着人的发展。伴随着人的成长,这种发展,一方面是内心的不断丰富和博大,另一方面,是世界的不断敞亮和辽阔——内心的不断丰富和博大,离不开世界的不断敞亮和辽阔;世界的不断敞亮和辽阔,也离不开内心的不断丰富和博大。当一个孩子进入“小学之门”,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,踏上了一段陌生的旅程。因是未知的,陌生的,所以不免拘束,不免惶恐,不免紧张和不安。此时,如果能够以顶灯之光,照亮整个房间,让他清晰地看到完整的世界,不仅能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恐惧,更能让他感知到世界的广大和丰富,进而发现自己生命中更为丰富的可能。


谈论小学教育的“属性”时,我更愿意说到“可能”;我甚至觉得,“可能”应该是小学教育的“别名”。人和动植物的最大区别,就在于人有更多的“可能”。尤其是处在生命之初的儿童,比起成年人来说,他们的生命,因其不成熟、不确定,而有更多、更多的“可能”。所谓的“可能”,代表着某种趋势,这种趋势,往往预示着事物的发展方向,“可能”越多,发展的方向就会越丰富、越纷繁。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,就是让这些潜在的“可能”成为“现实”,最大化的“现实”,最真切的“现实”。


所以我觉得,小学教育最重要的,不是显在的“确定”,而是潜在的“可能”。因为是“潜在”的,所以要发现。而发现之责,正在小学,发现之路,唯有课程——英语的“课程”(curriculum),源自拉丁文currcle,即race course,意为“跑道”或“民族经验”。以我的理解,就是将先辈的经验,经选择后传给后辈,使其成为后辈进入社会的“跑道”——有意思的是,五笔输入法里,“跑道”与“遗产”,居然是同样的拆解。


所以我更愿意说:对孩子而言,课程就是“可能”,多一种课程,就多一种可能;孩子生命中的“可能”越多,他的世界就会越宽广,他未来人生的选择就会越丰富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,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,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可能,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的拥挤和踩踏,或许就会有很大程度的减轻。



教育,当然要追求某种“确定”,但这种“确定”,不应该在生命之初,不应该在一切刚刚开始、还未得到充分展开的时候。尽管“确定”在成为“确定”以前,也是一种“可能”,但当这种“可能”成为现实,在一定时间内,其他的“可能”就再也难以成为现实。如果在小学阶段,我们就过于追求某种“确定”,无疑会让孩子的生命形态,过早地被封闭,被形塑,被固化,让孩子原本潜藏的“无限的可能”,过早地成为唯一的“确定”。这种“确定”,无疑是对他未来人生的一种残酷而无情的“判刑”,无论“有期”,还是“无期”,从此他只能沿着“被确定”、“被判定”的路线,一条道上走到黑。


这些年来,我不断抨击小学过多过繁的考试和检测,抨击小学阶段对成绩和分数的过于看重,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:如果让孩子从小学就一门心思追求分数,他一生所追求的东西,可能就是分数那样的单调和枯燥;如果一所小学,在人生最重要的六年时光里,只能让孩子学会怎么做试卷,那孩子的人生和世界,可能就只有试卷那么大。


但我不无悲哀地发现,现在不少的小学,真的只剩下试卷和考试了。


我所熟悉的一所学校,一年级时居然就提前一个多月结束新课。我问:“剩下的时间做什么?”“复习啊。”回答者仿佛笑我明知故问。一年级有什么可复习的?反复做题,各种各样的练习卷。“低于班平均成绩的,打手板儿。”老师在全班扬言。班平均成绩也不高,教师说98分。班里一个孩子对妈妈说:“考试那天提醒我,我不要参加考试。”刚进学校的孩子啊,才一年级的孩子啊,已如此怕学、厌学,未来十多年里,我们还能期望他怎样学习?


更悲哀的是,我其实知道,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,而只是当下小学教育简单、粗暴的一个缩影,或象征。我曾经说:“最简单、最粗糙的教育,就是照本宣科,最鄙陋、最野蛮的教育,就是专制和大一统:不顾及孩子的‘可能’,只考虑自己的‘所能’。


所以,我愿意不断写下这样的文字,不断表达我对理想教育的理解和祈望。



当然,我也非常乐意看到,一些学校,一些老师,甚至一些家长,在不断为着这种“可能”努力。现在,已经有不少家长,因不满现实教育的冷酷和严苛,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,“肩起黑暗的闸门”,让孩子“在家上学”,或家庭化积资,筹办私塾性质的幼儿园及小学。尽管他们也会担心和焦虑,孩子以后如何与庞大的教育体制“接轨”,但是我想,孩子在童年阶段所感受到的美好,或多或少能够成为他们未来生命的一种安慰、鼓励和支撑。


在我身边,也还有一些老师,愿意把自己的“课时”拿一部分出来,让孩子读书、看电影,甚至干脆就是玩儿——每每遇到这样的老师,我总愿意这样肯定和鼓励:在小学阶段,无论哪一门学科,少上一节两节课,对孩子的一生,不会有什么影响;但是,你让孩子读到的某一本书,某一部电影,极有可能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道伏笔,一条暗线,一种“可能”,在或迟或早的未来,得到一种美妙的回响和呼应。


更让人欣喜的是,已经有一些学校,基于对教育的深切理解和自觉担当,愿意真心为孩子的长远未来考虑,为学生“更为丰富的可能”着想,在逼仄的教育环境里,努力拓展和构建更为多元的课程,以丰富的活动、经历和体验,作为孩子生命发育和精神发展的“底子”。他们深切知道,对孩子来说,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而教育的目的,就是为了“成全更多可能”。有“更多可能”垫底,当孩子发现某条路不好走、不适合自己或走不通时,他至少还有其他的选择,而不会”撞了南墙“,也不知道回头,或者,也无法回头。


说到“底子”,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,这其实就是一种“打底子”的工作,知识的底子,能力的底子,兴趣的底子,精神的底子。它所关注和看重的,是原初性的、起点性的、根本性的。我们或许都知道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这一说法,但我们还应当知道,这种“牢”,需要建立在更宽、更厚的前提下——就像一座金字塔,根基越深厚,底座越宽大,才可能保证塔能够建得更高大,更结实,更雄伟。



很难想象,一座尖底的金字塔,如何能够更牢固、更长久地屹立在这世间——就像,如果没有丰富的“可能”垫底,一个孩子,如何可能成就最切己、最适性的“确定”。


(文章来源:刀哥看教育)


相关内容精彩文章

30年后孩子的人生,源于今天教育培养的方向

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

公民教育教什么?看菲律宾怎么做的

大师们是怎样教书的

学生的思想究竟从哪里来


如果您喜欢本文,欢迎转发并分享到朋友圈~

如果您有任何与儿童阅读、母语教育有关的问题和困惑

欢迎添加晓语微信:qjmyxiaoyu

我们一起亲近母语!


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

儿童阅读•母语教育•传统文化

投稿:qjmygfwx@126.com

微信号:qjmygfwx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